close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台中西屯黃志堅會計師最佳稅務後盾

 

台中北屯記帳士會計事務所, 台中潭子漁會稅務諮詢, 台中中區創業相關會計服務推薦

劉亮程:走著走著剩下我一個人  開始天不很黑。我們五個人,模模糊糊向村北邊走。我們去找兩個藏起來的人。  天上滾動著巨石般的厚重云塊。云塊向東漂移,一會兒堵死一顆星星,一會兒又堵死幾顆。我們每走幾步天就更黑一層。  "我到渠沿后邊去找,你們往前走。""曹家牛圈里好像有動靜,我去看一下。"我走在最前邊。他們讓我在前面走,直直盯著正前方。他們跟在后面,看左邊和右邊。  天又黑了一些,什么都看不清了。有一塊云從天上掉下來,堵住了前面的路。剛才,他們說話的時候,我還看見村北頭的缺口處,路從兩院房子間穿過去,然后像樹一樣分叉,消失在荒野里。那時我想,我最多找到那個缺口處,不管找到找不到,我都回家睡覺去。  走著走著突然剩下我一個人。后面沒腳步聲了。我回頭看了一眼,剛才說話的兩個人,連影子都不見了,另外兩個不知什么時候溜掉的。村子一下子沒一絲動靜和聲音。我正猶豫著繼續找呢,還是回去睡覺,也就一愣神的功夫,風突然從天上摜下來,轟的一聲,整個地被風掀動,那些房子、圈棚、樹和草垛在黑暗中被風刮著跑,一轉眼,全不見了。沙土直迷眼睛,我感到我迷向了。風把東邊刮到西邊、把南邊刮到北邊,全刮亂了。  方頭,韓四。  我喊了幾聲。風把我的喊聲刮回來,啪啪地扇到嘴上。我不敢再喊。天黑得什么都看不見。我甚至不知道村子到哪去了,路到哪去了。想聽見一聲狗吠驢鳴,卻沒有。除了風聲什么都沒有。大概狗嘴全讓風堵住了。驢叫聲被原刮回到驢嘴里。  我們從天剛黑開始玩捉迷藏游戲。那時有十幾個孩子,亂嘈嘈的一群在地上跑。天上一塊一塊的云向東邊跑。我們都知道天上在刮風。這種風一般落不到地上,那是天上的事情,跟我們村子沒關系。頭頂的天空像是一條高遠的路,正忙著往更高遠處運送云、空氣和沙塵。有時一片云破了,漏下一陣雨。也下不了多大一陣,便收住。若在白天,地上出現狗一樣跑動的云影,迅速地掠過田野和房頂。在晚上天會更黑一層。我們都不大在意這種天氣,該玩的玩,該出門的出門,以為它永遠跟我們沒關系。  可是這次卻不同,好像天上的一座橋塌了。風裹著沙塵一頭栽下來。我一下就被刮懵了。像被卷進一股大旋風的中心。以往也常在夜里走路,天再黑心里是亮堂的,知道家在哪、回家的路在哪。這次,仿佛風把心中那盞燈吹滅了,天一下子黑到了心里。  我雙手摸索著走了一會兒,聽見那邊風聲很硬,像碰見了大東西,便小心地挪過去,摸到一堵土墻上,不知是誰家的院墻,順著墻根摸了大半圈,摸到一個小木門,被風刮得一開一合,我剛進去,聽見門板在身后啪的合住。  在院子里走了幾步,摸見一棵沒皮的死樹,碗口粗,前移兩步,又摸到一棵,也光光的沒皮。我停下來努力地回想著誰家院子里長著沒皮的樹。我閉著眼想的時候,心里黑黑的,所有院子里的樹都死了,沒有皮。  再不敢想下去,前走了幾步,摸見房子,接著摸見了門。我在門口蹲下身,聽了好一陣,屋里啥聲音都沒有。直起身,拍了一下門,想叫醒這戶人,說我迷路了,讓他們送我回去。只輕輕拍了一下,門的響聲把我嚇壞了。過了很久,我才把手再慢慢伸過去,剛觸到門上,門咯吱一聲開了,我以為房主人開的門,站在門口愣了半天,見沒人出來,才小聲地說了句,有人嗎。沒人回答。  往外跑時,我又碰在那棵沒皮的死樹上。或許碰到另一棵沒皮的死樹上。再沒找到那個小院門。順院墻摸了一圈,門像被人堵掉了。扶著墻跳了幾下,也沒夠著墻頭,倒扒下來半截土塊,酥酥的,掉在地上便好像成了碎末子。再往前摸,摸見墻上一個頭大的洞,伸手扒了幾下,感覺一股風夾著沙土直灌進。  后來--第二天和以后的那些年,我都再沒找見這個長著死樹的院子。到現在我不知道它是誰家的,到底在哪里。可能我在黑暗中摸到了村莊的另一些東西,走進我不認識的另一個院子。它讓我多年來一直覺得,這個我萬分熟悉的村莊里可能還有另一種生活隱暗地存在著。  走著走著剩下一個人。在這個村莊的夜里誰都會走到這一步。前后左右突然沒有了人聲。黑暗成了你一個人的。  這只是無數場游戲的結局之一。每一場捉迷藏游戲的最后,都以一個人找不到所有的人而告結束。有時七八個,找另外的七個。被找的人藏在村子的最隱密處,藏得嚴嚴實實。找的那伙人卻悄悄地溜回家睡覺去了。被找的人屏聲靜氣,從前半夜藏到后半夜。開始時怕被找見,藏得又深又靜,后來故意地露出些破綻聲音,想讓人快快找見。再后來干脆跑到馬路上,大喊一聲"我在這里。"村子里空空的,連狗都不應一聲。也有時藏的人商量好悄悄溜回家去了,讓找的人滿村子翻找。還有一種情形,藏的人和找的人都溜走了,村子里只剩下月光和風。  更多時候,一群人說好到村外的舊莊子或更遠的河灣去玩。總有一個走在前頭的。窄窄的路上人排成一長溜子。人在朝遠處走的過程中逐漸地少了。一會兒一個人往路旁草叢里一蹲,不見了。一會兒另一個往旁邊渠溝里一爬,沒有了。等走在最前面的人覺察出身后沒動靜時,他已走得足夠遠,或已經走到了河灣深處。回過頭身后沒有一個人,天突然加倍地黑下來。  夜里說的話都可以不算數。  玩過多少年、多少代之后,捉迷藏成了一種無法失傳的黑暗游戲,它把本該由許多人承受的一個瞬間的黑全部地留在玩過它的每一個人心里。  從那個墻洞鉆出來我再沒摸見墻和房子。天好像又黑了一層。記得自己掉進一個坑(或渠)里,爬上來時地平坦了些,我以為走到路上了,朝地上摸,摸見一只腳印,兩寸多深。順腳尖方向摸去,又摸到一只。又一只。在白天我很少看見這樣清晰的一行腳印,除非在冬天,雪剛停,先出門的人會踩出單獨的一行腳印。平常人和牲畜的腳印混在一起,不是人的腳踩進牛蹄窩里,便是羊蹄子踏入人腳坑中。不知道留下這行腳印的人正走向哪里,我不敢跟著他走。他是一個人。走到剩下一行腳印時,肯定遠離了很多事情。我站起身黑黑地瞎走了一陣,覺得腿被草絆住,俯身摸見一些雜草,手被刺了一下,是一棵鈴鐺刺,這才清醒過來,我已經到村外了。  許多年后我回想這個迷路的夜晚時,想起黑暗中的那些雜草和鈴鐺刺,它們張開手臂留住了我。沒有它們我便昏天黑地地走下去了,或在荒野中叫狼吃掉,或者走進另一個村莊,再回不來。  早幾年村里丟過兩個孩子。都是夜里丟掉的。有人說叫狼吃了。可是找遍村子周圍都沒找到一根骨頭。肯定被別的村莊的人偷走了。  荒野西邊的沙漠里有一兩個小村子。聽說那里的水有毒,女人喝了生不出孩子,只有讓男人上別處偷。背個麻袋,天黑時混進村子,盯住一個玩耍的孩子,趁別人不注意,一把抓住塞進麻袋里背走。他們早準備好了名字,一到家便鞭抽著孩子叫娘認爹,哭喊也沒用。那個村子比太平渠更荒遠,再大的聲音也傳不出來。連炊煙都飄不出來。不管你八歲還是十歲。他們會讓你原從一歲開始,給你喂奶,抱在懷里親。反復喊他們給你起的名字。重新讓你學走路。你以前走路先出右腳,他們就讓你先邁左腳。讓你滿口的牙換掉重長。頭發剃光重長。指甲剪禿重長。直到你完完全全長成他們莊子里的人。把以前的生活遺忘干凈。  不知又走了多久,我又摸到一戶人家的房子。又不像是房子,一堵很長很長的墻,很久沒走到頭。這是什么地方。村里從來沒有這么長的一堵墻。或許我繞著一院房子走了好多圈。我在黑暗中覺察不出墻的拐角處,那些墻角全是圓的,白天豬在墻角上蹭癢,羊在墻角上蹭癢,牛和馬在墻角上蹭癢,幾乎把村里所有的墻角都蹭圓了。  還摸到一個小窗戶,關著的,手伸過去感到窗框木縫中絲絲縷縷的熱氣。這是誰家的小窗戶呢。扒著窗台站了好一陣,想聽見里面人說一句夢話。沒有。  許久以后的一個夜晚,我睡不著,聽見一條狗圍著房子一圈一圈地轉。我不知道它要干什么,仿佛我們丟失多年的一條狗在夜里回來了,它找不到門,找不到窗戶,只有不停地轉。我想起來去看看,卻動不了身,胸脯被什么東西壓住,也叫不出聲。我想起那戶無夢人家靜悄悄的睡眠,那個夜晚,他們或許一樣沒有睡著,一家人眼睜睜地躺在炕上,聽一個人圍著他們的房子走了一圈又一圈。  約摸后半夜,我快要睡著了,被撞了一下,是一個粗木樁。之前我還摸到一條狗身上,狗竟沒叫。天黑得連狗都沒有了知覺。  木樁上綁一根麻繩,細細的,順著繩摸去,是一顆牛頭,牛一動不動,鼻孔里的氣沉緩又均勻。順著繩摸回來,摸到木樁上的樹疙瘩,腳踩上去往上摸,有一個斜杈,滑溜溜的,杈的根部一道斜斧印,已經磨蹭得不刺手--這是韓三家的拴牛樁。一下我全清楚了,仿佛心中的燈嘩的全亮了--我和韓三經常在拴牛樁上玩,我最喜歡吊在那個橫杈上晃動著身子,有時攀著木樁爬上去,有時站在臥躺的牛背上,一縱身抱住木頭。橫杈直指的方向,過一條馬路,就是我們家院子。  我走著走著突然啥也看不見,眼前一片黑暗。我努力地想著前面的路,突然消失的那些人和事物,著急地喊他們的名字,手胡亂摸索著。兩手漆黑。  我知道遲早我會走進那片徹底的黑暗里。它是我一個人的漫漫長夜,說不定什么時候會突然降臨。我不會在那樣的黑暗中,再迎來光明。太陽永遠地照耀到別處。  到那時我會再一次想起那個拴牛的榆木樁,想起它根部讓人踩腳的木疙瘩、半腰處斜伸的那個橫杈,我會沿著它的指向一直地走回家去。我會摸到院門、門上的木紋和板縫,手伸進去,移開頂門的木棍,我會摸到鐵锨、掛在墻上的鐮刀和繩子,摸到鍋台、(www.lz13.cn)鍋台上的碗、碗沿的豁口和飯跡,摸到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一小片饃饃。  當我黑黑地回到家里,沒人知道我已經回來,就像沒人知道我曾經離開。門靜靜推開又關住。當我躡足走過夢中的家人,在大土炕的一角悄悄躺下,我聽見那場天上的大風,正呼嘯著離開村子。那些瘋狂搖動的樹木就要停住,刮到天空的樹葉就要落下來,從這個村莊,到整個大地,無邊無際的塵埃,就要落下來了。   劉亮程作品_劉亮程散文 劉亮程:正午田野 劉亮程:與蟲共眠分頁:123

豐子愷:野外理發處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雜貨店旁邊的草地上,停著一副剃頭擔。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時候,恰好從船窗中望見這副剃頭擔的全部。起初剃頭司務獨自坐在凳上吸煙,后來把凳讓給另一個人坐了,就剃這個人的頭。我手倦拋書,而晝夢不來,凝神縱目,眼前的船窗便化為畫框,框中顯出一幅現實的畫圖來。這圖中的人物位置時時在變動,有時會變出極好的構圖來,疏密勻稱姿勢集中,宛如一幅寫實派的西洋畫。有時微嫌左右兩旁空地太多太少,我便自己變更枕頭的放處,以適應他們的變動,而求船窗中的妥貼的構圖。但妥貼的構圖不可常得,剃頭司務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行動變化不測,我的枕頭剛剛放定,他們的位置已經移變了。唯有那個被剃頭的人,身披白布,當模特兒一般地靜坐著,大類畫中的人物。  平日看到剃頭,總以為被剃者為主人,剃者為附從。故被剃者出錢雇用剃頭司務,而剃頭司務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頭司務盤旋奔走。但繪畫地看來,適得其反:剃頭司務為畫中主人,而被剃者為附從。因為在姿勢上,剃頭司務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又好像屠戶正在殺豬。而被剃者不管是誰,都垂頭喪氣地坐著,忍氣吞聲地讓他弄,好像病人正在求醫,罪人正在受刑。聽說今春杭州舉行金剛法會時,班禪喇嘛叫某剃頭司務來剃一個頭,送他十塊錢,剃頭司務叩頭道謝。若果有其事,這剃頭司務剃“活佛”之頭,受十元之賞,而以大禮答謝,可謂榮幸而恭敬了。但我想當他工作的時候,“活佛”也是默默地把頭交付他,任他支配的。假如有人照一張“喇嘛剃頭攝影”,掛起來當作畫看,畫中的主人必是剃頭司務,而喇嘛為剃頭司務的附從。純粹用感覺來看,剃頭這景象中,似覺只有剃頭司務一個人;被剃的人暫時變成了一件東西。因為他無聲無息,呆若木雞;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個頭,而這頭又被操縱在剃頭司務之手,全無自主之權。請外科郎中開刀的人要叫“阿唷哇”,受刑罰的人要喊“青天大老爺”,獨有被剃頭的人一聲不響,絕對服從地把頭讓給別人弄。因為我在船窗中眺望岸上剃頭的景象,在感覺上但見一個人的活動,而不覺得其為兩個人的勾當。我很同情于這被剃者:那剃頭司務不管耳、目、口、鼻,處處給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滿頭;撥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頭來;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轉頭去。這種身體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館的鏡頭前面只吃數秒鐘,猶可忍也;但在剃頭司務丟下要吃個把鐘頭,實在是人情所難堪的!我們岸上這位被剃頭者,耐力格外強:他的身體常常為了適應剃頭司務的工作而轉側傾斜,甚至身體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還是勉力支撐。我躺在船里觀看,代他感覺非常的吃力。人在被剃頭的時候,暫時失卻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  我想把船窗中這幅圖畫移到紙上。起身取出速寫簿,拿了鉛筆等候著。等到妥貼的位置出現,便寫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評且修改。這被剃頭者全身蒙著白布,肢體不分,好似一個雪菩薩。幸而白布下端的左邊露出凳子的腳,調劑了這一大塊空白的寂寞。又全靠這凳腳與右邊的剃頭擔子相對照,穩固了全圖的基礎。凳腳原來只露一只,為了它在圖中具有上述的兩大效用,我擅把兩腳都畫出了。我又在凳腳的旁邊,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當作被剃頭者的黑褲的露出部分。我以為有了這一朵墨,白布愈加顯見其白;剃頭司務的鞋子的黑在畫的下端不致孤獨。而為全圖的主眼的一大塊黑色─—剃頭司務的背心─—亦得分布其同類色于畫的左下角,可以增進全圖的統調。為求這黑色的統調,我的簽字須寫得特別粗(www.lz13.cn)大些。  船主人于我下船時,給十個銅板與小雜貨店,向他們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籃豌豆來,現在已經煮熟,送進一盤來給我吃。看見我正在熱心地弄畫,便放了盤子來看。“啊,畫了一副剃頭擔!”他說:“像在那里挖耳朵呢。小雜貨店后面的街上有許多花樣:捉牙蟲的、測字的、旋糖的,還有打拳頭賣膏藥的……我剛才去采豆時從籬笆間望見,花樣很多,明天去畫!”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門中探頭出來看畫的船主婦接著說:“先生,我們明天開到南潯去,那里有許多花園,去描花園景致!”她這話使我想起船艙里掛著一張照相:那照相里所攝取的,是一株盤曲離奇的大樹,樹下的欄桿上靠著一個姿態閑雅而裝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貴婦人;但從相貌上可以辨明她是我們的船主婦。大概這就是她所愛好的花園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妝了加入在里頭,拍這一張照來掛在船艙里的。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這照片仿佛表示:她在物質生活上不幸而做了船娘,但在精神生活上十足地是一位貴婦人。世間頗有以為凡畫必須優美華麗的人;以為只有風、花、雪、月、朱欄、長廊、美人、名士是畫的題材的人。我們這船主婦可說是這種人的代表。我吃著豌豆和這船家夫婦倆談了些閑話,他們就回船梢去做夜飯。  1934年6月10日作。   豐子愷作品_豐子愷散文集 豐子愷:廬山游記 豐子愷:桂林的山分頁:123

周國平:人生貴在行胸臆  一  讀袁中郎全集,感到清風徐徐撲面,精神陣陣爽快。  明末的這位大才子一度做吳縣縣令,上任伊始,致書朋友們道:"吳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長,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說法石有長老。"開卷讀到這等瀟灑不俗之言,  我再舍不得放下了,相信這個人必定還會說出許多妙語。  我的期望沒有落空。  請看這一段:"天下有大敗興事三,而破國亡家不與焉。山水朋友不相湊,一敗興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敗興也。游非及時,或花落山枯,三敗興也。"  真是非常的飄逸。中郎一生最愛山水,最愛朋友,難怪他寫得最好的是游記和書信,  不過,倘若你以為他只是個耽玩的倜儻書生,未免小看了他。《明史》記載,他在吳縣任上"聽斷敏決,公庭鮮事",遂整日"與士大夫談說詩文,以風雅自命"。可見極其能干,游刃有余。但他是真個風雅,天性耐不得官場俗務,終于辭職。后來幾度起官,也都以謝病歸告終。  在明末文壇上,中郎和他的兩位兄弟是開一代新風的人物。他們的風格,用他評其弟小修詩的話說,便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說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說出了他的人生態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來。他的瀟灑絕非表面風流,而是他的內在性靈的自然流露。性者個性,靈者靈氣,他實在是個極有個性極有靈氣的人。  二  每個人一生中,都曾經有過一個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時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爛漫,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著整個兒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規矩暫時還都不在他眼里。隨著年齡增長,染世漸深,俗慮和束縛愈來愈多,原本純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脫這個命運呢?很難,因為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環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隨著童年的消逝,倘若沒有一種成年人的智慧及時來補救,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失掉童心。所謂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正說明智慧是童心的守護神。凡童心不滅的人,必定對人生有著相當的徹悟。  所謂徹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場上那班人不但沒有想明白,只怕連想也不肯想。袁中郎責問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趨名騖利,唯曰不足,頭白面焦,如慮銅鐵之不堅,信有死者,當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官做大了還想更大,錢賺多了還想更多。"未得則前涂為究竟,涂之前又有涂焉,可終究欽?已得則即景為寄寓,寓之中無非寓焉,故終身馳逐而已矣。"在這終身的馳逐中,不再有工夫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接著連屬于自己的真興趣也沒有了,那顆以享受生命為最大快樂的童心就這樣丟失得無影無蹤了。  事情是明擺著的:一個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會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頭來一場空的虛名浮利了。他會覺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費在這些事情上,犧牲了對生命本身的享受,實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許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后,他就會和世俗的競爭拉開距離,借此為保存他的真性情贏得了適當的空間。而一個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會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種種快樂。用中郎的話說,這叫做:"退得一步,即為穩實,多少受用。"  當然,一個人徹悟了生死的道理,也可能會走向消極悲觀。不過,如果他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這一前途即可避免。他反而會獲得一種認識:生命的密度要比生命的長度更值得追求。從終極的眼光看,壽命是無稽的,無論長壽短壽,死后都歸于虛無。不止如此,即使用活著時的眼光作比較,壽命也無甚意義。中郎說:"試令一老人與少年并立,問彼少年,爾所少之壽何在,覓之不得。問彼老人,爾所多之壽何在,覓之亦不得。少者本無,多者亦歸于無,其無正等。"無論活多活少,誰都活在此刻,此刻之前的時間已經永遠消逝,沒有人能把它們抓在手中。所以,與其貪圖活得長久,不如爭取活得痛快。中郎引惠開的話說:"人生不得行胸臆,縱年百歲猶為天。"就是這個意思。  三  我們或許可以把袁中郎稱作享樂主義者,不過他所提倡的樂,乃是合乎生命之自然的樂趣,體現生命之質量和濃度的快樂。在他看來,為了這樣的享樂,付出什么代價也是值得的,甚至這代價也成了一種快樂。  有兩段話,極能顯出他的個性的光彩。  在一處他說:"世人所難得者唯趣",尤其是得之自然的趣。他舉出童子的無往而非趣,山林之人的自在度日,愚不肖的率心而行,作為這種趣的例子。然后寫道:"自以為絕望于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憑真性情生活是趣,因此遭到全世界的反對又是趣,從這趣中更見出了怎樣真的性情!  另一處談到人生真樂有五,原文太精彩,不忍割愛,照抄如下:  "目極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鮮,口極世間之譚,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賓客滿席,男女交舄,燭氣熏天,珠翠委地,皓魄入帳,花影流衣,二快活也。篋中藏萬卷書,書皆珍異。宅畔置一館,館中約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識見極高,如司馬遷、羅貫中、關漢卿者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書,遠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買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數人,游閑數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將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資田產蕩盡矣。然后一身狼狽,朝不謀夕,托缽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盤,往來鄉親,恬不知恥,五快活也。"  前四種快活,氣象已屬不凡,誰知他筆鋒一轉,說享盡人生快樂以后,一敗涂地,淪為乞丐,又是一種快活!中郎文中多這類飛來之筆,出其不意,又順理成章。世人常把善終視作幸福的標志,其實經不起推敲。若從人生終結看,善不善終都是死,都無幸福可言。若從人生過程看,一個人只要痛快淋漓地生活過,不管善不善終,都稱得上幸福了。對于一個洋溢著生命熱情的人來說,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窮盡人生的各種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極而言之,樂極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從來不曾樂過,一輩子穩穩當當,也平平淡淡,那才是白活了一場。  中郎自己是個充滿生命熱情的人,他做什么事都興致勃勃,好像不要命似的。愛山水,便說落雁峰"可值百死"。愛朋友,便嘆"以友為性命"。他知道"世上希有事,未有不以死得者",值得要死要活一番。讀書讀到會心處,便"燈影下讀復叫,叫復讀,僮仆睡者皆驚起",真是忘乎所以。他愛女人,坦陳有"青娥之癖"。他甚至發起懶來也上癮,名之"懶癖"。  關于癖,他說過一句極中肯的話:"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將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錢奴宦賈之事。"有癖之人,哪怕有的是怪癖惡癖,終歸還保留著一種自己的真興趣真熱情,比起那班名利俗物來更是一個活人。當然,所謂癖是真正著迷,全心全意,死活不顧。譬如巴爾扎克小說里的于洛男爵,愛女色愛到財產名譽地位性命都可以不要,到頭來窮困潦倒,卻依然心滿意足,這才配稱好色,那些只揩油不肯作半點犧牲的偷香竊玉之輩是不夠格的。  四  一面徹悟人生的實質,一面滿懷生命的熱情,兩者的結合形成了袁中郎的人生觀。他自己把這種人生觀與儒家的諧世、道家的玩世、佛家的出世并列為四,稱作適世。若加比較,儒家是完全入世,佛家是完全出世,中郎的適世似與道家的玩世相接近,都在入世出世之間。區別在于,玩世是入世者的出世法,懷著生命的憂患意識逍遙世外,適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懷著大化的超脫心境享受人生。用中郎自己的話說,他是想學"凡間仙,世中佛,無律度的孔子"。  明末知識分子學佛參禪成風,中郎是不以為然的。他"自知魔重","出則為湖魔,入則為詩魔,遇佳友則為談魔",舍不得人生如許樂趣,絕不肯出世。況且人只要生命猶存,真正出世是不可能的。佛祖和達摩舍太子出家,中郎認為是沒有參透生死之理的表現。他批評道:"當時便在家何妨,何必掉頭不顧,為此偏枯不可訓之事?似亦不圓之甚矣。"人活世上,如空中鳥跡,去留兩可,無須拘泥區區行藏的所在。若說出家是為了離生死,你總還帶著這個血肉之軀,仍是跳不出生死之網。若說已經看破生死,那就不必出家,在網中即可作自由跳躍。死是每種人生哲學不可回避的根本問題。中郎認為,儒道釋三家,至少就其門徒的行為看,對死都不甚了悟。儒生"以立言為不死,是故著書垂訓",道士"以留形為不死,是故鍛金煉氣",釋子"以寂滅為不死(www.lz13.cn),是故耽心禪觀",他們都企求某種方式的不死。而事實上,"茫茫眾生,誰不有死,墮地之時,死案已立。"不死是不可能的。  那么,依中郎之見,如何才算了悟生死呢?說來也簡單,就是要正視生之必死的事實,放下不死的幻想。他比較贊賞孔子的話:"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個人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好好地活過一場,也就死而無憾了。既然死是必然的,何時死,緣何死,便完全不必在意。他曾患嘔血之病,擔心必死,便給自己講了這么一個故事:有人在家里藏一筆錢,怕賊偷走,整日提心吊膽,頻頻查看。有一天攜帶著遠行,回來發現,錢已不知丟失在途中何處了。自己總擔心死于嘔血,而其實遲早要生個什么病死去,豈不和此人一樣可笑?這么一想,就寬心了。  總之,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著宿命的態度坦然地死,這大約便是中郎的生死觀。  未免太簡單了一些!然而,還能怎么樣呢?我自己不是一直試圖對死進行深入思考,而結論也僅是除了平靜接受,別無更好的法子?許多文人,對于人生問題作過無窮的探討,研究過各種復雜的理論,在兜了偌大圈子以后,往往回到一些十分平易質樸的道理上。對于這些道理,許多文化不高的村民野夫早已了然于胸。不過,倘真能這樣,也許就對了。羅近溪說:"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中郎贊"此語抉圣學之髓",實不為過譽。我們都是有生有死的常人,倘若我們肯安心做這樣的常人,順乎天性之自然,坦然于生死,我們也就算得上是圣人了。只怕這個境界并不容易達到呢。 周國平作品_周國平散文集 周國平:愛書家的樂趣 周國平:藝術·技術·魔術分頁:123

ACC711CEV55CE


台中大里財產移轉規劃
鎳產業節稅方式 台中中區稅務功能運作 外銷零稅率的適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jwswgy2 的頭像
    4jwswgy2

    王美珠的開箱推薦文天地

    4jwswgy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